pH計、溶氧儀在氧化溝上的應用
作者:
編輯:
來源:
發布日期: 2022-08-16 08:27:44
信息摘要:
氧化溝又稱連續循環反應器,是20世紀50年代由荷蘭的公共衛生研究所(TNO)開發出來的。第一座氧化溝于1954年開始服務,是由TNO的Pasveerl博士設計的,因此氧化溝又稱Pasveer溝。如今氧化溝工藝作為一種成熟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已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氧化溝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改型和發展,是延時曝氣法的一種特殊形式,其曝氣池是封閉的溝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態上不同于傳統的活性污泥法,貳拾一種首尾相連的循環流曝氣溝渠,污水滲入其中得到凈化。
客戶介紹
氧化溝又稱連續循環反應器,是20世紀50年代由荷蘭的公共衛生研究所(TNO)開發出來的。第一座氧化溝于1954年開始服務,是由TNO的Pasveerl博士設計的,因此氧化溝又稱Pasveer溝。如今氧化溝工藝作為一種成熟的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工藝已在全國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氧化溝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改型和發展,是延時曝氣法的一種特殊形式,其曝氣池是封閉的溝渠型,所以它在水力流態上不同于傳統的活性污泥法,貳拾一種首尾相連的循環流曝氣溝渠,污水滲入其中得到凈化。
項目概況
案例類型:水處理
項目用途:pH計、溶氧儀在氧化溝上的應用
設備配置:在線pH計 在線溶氧儀 在線濁度儀
項目優勢
一、主要優點
氧化溝水力停留時間和污泥比一般生物處理法長,懸浮有機物可與溶解性有機物同時得到較徹底的去除。氧化溝工藝流程簡單,構筑物少,運行管理方便;可不設初沉池,也可使氧化溝與二次沉淀池合建,省去污泥回流裝置。由于活性污泥在系統中的停留時間很長,排出的污泥趨于穩定,因此一般只需進行濃縮和脫水處理,可以省去污泥消化池。
二、主要缺點
氧化溝的缺點主要表現在占地及能耗方面。由于溝深的限制記憶溝型方面的元嬰,使得氧化溝工藝的占地面積大于其他活性污泥法;另外,由于機械曝氣,動力效率較低,能耗也較高。
總結
工藝概況:
一、基本構造
氧化溝一般星環形溝渠狀,平面多維橢圓形、圓形或馬蹄形,總長可達幾十米甚至上百米,單池的進水裝置比較簡單,只要伸入一根進水管即可,如雙池以上平行工作時,則考慮均勻陪睡。出水一般采用溢流堰式,宜于采用可升降式溢流堰,以調節池內水深,進而改變曝氣裝置淹沒深度,調整充氧量,同時也可對水的流速起一定的調節作用。
二、具有推流式流態的特征
氧化溝具有推流特性,是的溶解氧濃度在延池長方面行程濃度梯度,形成好氧、缺氧和厭氧條件。通過對系統合理的設計與控制,可以取得較好的脫氮除磷效果。